【资料图】
⇨上接第一版
“红军当年路过咱们通道的时候,就去过我妻子的外公家,战士们因为怕打扰村民,不进屋里休息,就在门外屋檐下席地而卧。那个年代条件那么艰苦,有的红军战士奉献了自己的生命,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。咱们现在享受的是他们胜利的成果,条件这么好,难道还要为这些事情斤斤计较,双方不能做点退让吗?”吴川义对双方当事人说。
吴世桥、吴太刚又为双方当事人讲述了六尺巷的故事,他们表示,如果两人都觉得自己有理,谁也不让谁,那这个事情就不能很好的调解了,双方都不能好好生活。随后,他们又讲了侗寨建房子需要注意的事项,挨着的两家房子屋体不连在一起,但是瓦要连在一起,瓦要保持一致的高度,屋檐水不能滴到对方家。
吴川义还对欧某说:“如果别人紧紧挨着你家建起了房子,你会不会觉得不舒服?”随后对吴某说:“你家在重建这个房子的时候,把房子的面积向外扩大了,那面墙还没有承重柱,是不是自己也有疏忽?”
吴某表示,之前说让欧某拆掉房子不现实,现在他要求在两家房子之间留出些缝隙,这样以后即便自家房子再出现裂缝,也不会再找欧某的原因。
欧某也很想把两人的问题解决,继续建房子,他同意将两家房子之间留出一些距离。
接下来,吴某和欧某将对具体解决方案进行协商。
离开皇都村的时候,吴川义经过了一座风雨桥。他介绍,侗族人对风雨桥感情很深厚。因为通道夏天比较热,且经常下雨,于是风雨桥就成了常见的建筑,是人们外出时纳凉避雨的地方。
以前人们穿草鞋比较多,风雨桥上经常挂着很多双草鞋,是侗族百姓自己编的,编好就挂到风雨桥上,供人们雨天换鞋时候用。即便现在人们草鞋穿得少了,但是家家户户依然有编草鞋挂在风雨桥上的习惯。
临口法庭旁边就有一座风雨桥,从吴川义所在的办公室向外望去,就可以看到烟雨蒙蒙中伫立的风雨桥。在依山傍水的通道,法官们用独特的解纷方式守护一方百姓。法官和风雨桥一起,为这里的人们遮风挡雨。
关键词: